兄弟们,咱们【入行 365】的口号是“搞钱”,不是“许愿”。市面上吹“AI让你躺着赚钱”的,有一个算一个,都是把你当韭菜。
但今天,咱们要拆解一个“yu”老板的真实案例,看他是怎么用AI搞文案代写,一个月从0干到2.4万的。
先说结论:这项目绝对能跑通,而且是新手小白入门搞钱的绝佳选择。
但想“躺着”?门儿都没有。前期你基本就是个“跪着”的服务方。
别急,听我给你一步步扒清楚,这里面的“跪法”和“站起来”的办法。
第一层:从“搬砖工”到“包工头”的觉醒
这哥们儿最开始的路子,我称之为“给平台老板打高级工”。
简单说,就是你去淘宝、闲鱼上找那些做文案代写的店铺,跟老板说:“缺写手吗?我能写。”然后平台老板派单,你来交付,他拿大头(50%-70%),你喝点汤(30%-50%)。
这活儿的好处是啥?
四个字:短、平、快、省。
- 没门槛:一台电脑加个脑子就行。
- 零成本:唯一投入的是你的时间。
- 反馈快:写完一篇,钱到手一篇,正反馈来得贼快。
最关键的是,这哥们儿聪明,直接把 AI 当牲口用。他用 GPT 和
Gemini,把最耗时间的“内容填充”环节压缩了近80%。
这是什么概念?
原本一篇稿子你得吭哧吭哧写一天,现在2小时搞定。时薪轻松干到150-300块,比你白天在公司摸鱼可香太多了。

但“陷阱”也在这。
8月份,他赚到2万4,达到顶峰,结果却“越做越痛苦”。
为啥?
我来翻译翻译:因为他发现自己不过是从公司的工位,跳到了家里的工位,从给老板打工,变成了给平台和客户打工。
你这不是创业,你这是给自己换了个更累的“电子厂”,踩缝纫机踩得冒火星子,你还是个踩缝纫机的。
这就是典型的**“线性增长陷阱”**。你的收入,跟你投入的时间死死绑定。天花板低得可怜,想靠这个财富自由?除非你能一天有72个小时。
第二层:“流量”和“留量”的两场战役
意识到自己只是个“高级打工人”后,这哥们儿决定革命,自己当老板,走通“获客-交付”的全流程。
他打了两场仗,一场小胜,一场惨败,但经验 invaluable(价值连城)。
1. 闲鱼战役:像开杂货铺一样卖服务
他没头铁去干淘宝,因为太重。他把第一个战场选在了闲鱼。
为啥?因为闲鱼这地方,就是个“线上杂货铺”。
用户来闲鱼,心智模型极其简单:搜索 -> 购买。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,就是要买东西。
所以,他的策略也极其简单粗暴:把服务“产品化”。
- 低价品:各种现成的模板,9块9,用来引流。
- 高价品:商业文案、PPT定制,上来就1500块。
这跟你家楼下小卖部一个道理,既卖1块钱的辣条,也卖100块的整箱酒。想尝尝鲜的,给你辣条;真想办事的,直接上硬菜。
结果:纯靠自然流量,搞定了第一个1500元的订单,后面陆陆续续成交了6700多。
这场仗,他打明白了“货架电商”的逻辑。

2. 小红书战役:错把秀场当成了菜市场
然后,他信心满满地杀了小红书。
结果呢?30篇笔记,成交4单9块9,总收入40块。 扑得妈都不认识。

问题出在哪?
他把秀场当成了菜市场。
小红书的用户心智是“逛街”,是“种草”,是“建立信任”。你上来就吆喝“走过路过不要错过,商业文案9块9一篇”,跟在LV店门口卖A货有啥区别?不被保安打出去才怪。
在小红书,正确的姿势是当一只“孔雀”。你得天天开屏,展示你漂亮的羽毛(你的专业内容、你的案例、你的思考),吸引别人围过来说:“哇,姐妹,你这羽毛真好看!”
等信任建立起来了,你才能小声问一句:“想不想来一根?”
虽然收入惨淡,但这场仗让他彻底懂了“内容社区”的逻辑:先交朋友,后做生意。
给【入行 365】会员的行动手册、SOP、避坑指南扫码获取

总结
这个“AI文案代写”的项目,本质上是“技能变现”的经典模型。
AI不是印钞机,它只是一个超级杠杆,能把你的一份时间,撬动出三份的价值。
但真正让你从“月入3千”到“月入3万”的,永远是你超越AI的商业认知和经营思维。
从“打工人”到“经营者”的这趟旅程,道阻且长,但每一步都算数。
好了,今天就拆到这。
下一个项目,你们想听我拆什么? 评论区告诉我。